---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banner2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大讲堂 >> 案例剖析

【苏商十年】他们这十年是怎么做的



价值力 影响力 凝聚力

2004年11月9日,苏商传媒正式诞生,从此与苏商群体风雨同舟,相伴十年!

如今,包括《苏商》杂志、苏商网、苏商手机财报、苏商官方微信/微博等在内的苏商全媒体平台持续在升级,服务永不变。

服务与合作热线:025—86999313.


  【苏商导读】商行天下,繁花似锦。2004—2014,苏商传媒走过十年。十年来,《苏商》一直致力于引领中国民营商业力量,见证并推动苏商持续成长。自2012年5月苏商会成立以来,我们开始承办“学习苏商好榜样”名企走访活动,组织苏商企业家到知名苏企参观考察,至今已举办20期,在每期名企走访活动上,榜样苏商和导师们的独到见解和做法都让参会企业家拍案称奇,借苏商十年之际,小编特整理出其中的精彩观点供大家参考。



  他们有的坚守实业,走专业化之路,将产品做到极致,如天工国际始终坚持做特钢;有的走多元化之路,如福中集团、红豆集团等;有的探索轻资产化模式之路,如海澜之家;还有的瞄准国际化之路,如亨通集团制定了国际化“三步走”战略;有的重视人才建设,如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强调企业要自己培养人才,华宏集团董事长胡士勇表示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的更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如金箔集团、德胜洋楼等;有的运用互联网思维治理企业,如南通四建董事长耿裕华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资源整合,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则表示要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品牌影响力;而蒋锡培则认为并购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

  坚守实业不动摇 力争做行业前三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危机肯定是有的,没有危机是不可能的。要正确认识危机,不断增强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天工的做法是坚持主业不动摇。天工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卖得掉我就做,卖不掉我就跑,而且我跑得比兔子还快。转型升级不是政府的要求,而是企业自己的需要,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转型升级。但天工的主业始终没有变,一直坚持做特钢。行业定位很重要,不管企业家投资什么产品,都要力争做到前三位,如果不能进入行业前三位的,都有可能被淘汰。



  福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杨宗义:

  多元化发展要遵循“焦点法则”


  每一个活的久的企业,都会自发的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抬头看路,审时度势,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和预期。而每一个行业选择它又有一个周期性,所以要不断转变发展思路。多元化扩张不是盲目地不相关联地乱投,一定要理顺,这样才能做远航企业、做领军企业。多元化发展有一个“焦点法则”,就是要专心致志做好主业,阿里巴巴搞的电子商务遵循的就是“焦点法则”。对于打算多元化的企业,应该恪守关联原则,做到“有所不为而后有为”,宁专勿多,放弃非相关联业务,涉足在资金流等方面能够形成互补的产业,通过保持和扩大自己熟悉与擅长的业务,尽力扩展市场占有率。困难时期,在民营企业资产增值方面,相关多元化有优势,无关多元化处劣势,这说明,同样是多元化,能依托原有资源和能力的,将稳步增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终难成气候。



  海澜集团总裁周建平:

  玩好资本要“两头抓”


  我们可以虚无缥缈地去想,但是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去干。面对资本市场,海澜在未来主攻两大方向,第一,继续放大品牌连锁效应,做强做大品牌连锁;第二,进入商业连锁,集聚人才、集聚管理、集聚经验,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商业综合体。企业要想实现资本的升值保值,必须要“两头抓”,一头赚取现金,另一头把现金凝固,企业可以两头有发展,两头不吃亏。人民币要是升值,我手里有现金,人民币要是贬值,我手里有资产,而且都是大量的商业资产。



  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

  用全球化思维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民营企业必须加快转型。首先,产品要升级。其次,产业要向高端产业或跨行业的多元化产业发展。第三,企业商业运作模式要转型。任何一家企业,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转型路径。在企业转型中,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基础的,是决定企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所谓转,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用全球化的思路、国际化的定位来规划公司的未来。中国市场是开放性的,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如果不用全球化思考国际定位,今后将难以发展。


  为此,亨通集团提出了推进国际化的“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市场国际化;第二步是资本国际化;第三步是品牌国际化。中国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加快进入国际市场,融入全球经济,亨通集团制定了“555”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即50%以上的产品销往海外、50%以上的资本为海外资本和50%以上的人才为国际化人才。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坚持企业自己培养人才


  格力一直坚持自己培养人才。有些企业寄希望于别人来培养人才,如果你是这样希望的,我相信你的企业不会具有竞争力,凭什么别人培养人才要到你们这里。在一个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你想用什么样的人才决定了你企业的发展。我们对人才的定位是什么?我觉得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忠诚”,如果没有忠诚二字,他不会是你的,因为他是人才,他懂技术,他会给企业带来变革,当然也许是灾难性变革。



  江苏华宏集团董事长胡士勇:

  让人才变“飞鸽牌”为“永久牌”


  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人才难请、人才难招、人才难留的困惑,如何解决这“三难”?华宏的做法是想方设法把人才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在人才战略上,华宏采用培养和引进并举。第一,内部放手培养,只要能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承担重任的人都可以委以重用。第二,外部大胆招聘,对急用的高级技工,以高薪聘请和引进,让他们在一些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军型人物,并通过这类领军型人才在企业开展自培,带动企业技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招人才要解放思想,要充分授权,给他们提供一个非常宽松的工作环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环境留人、感情留人比薪酬留人更好。



  南京金箔集团董事局主席江宝全:

  建设具有“金箔”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流企业做文化,管好企业,先得管好人,而管好人,必须先管好人的灵魂。”江宝全如是说。近三十年来,江宝全亲自编写了二十首关于金箔方面的歌;编排了几十个关于歌颂金箔人的舞蹈与节目,策划了十几场国际金箔研讨会与金箔艺术节;江宝全亲自归纳的金箔精神:“敢于开拓,勇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居安思危,永无句号”成为了金箔人公认的“传家宝”,始终激励着金箔人不断进取、奋勇向前。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耿裕华:

  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资源整合


  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不是一样的概念。互联网其实就是一种手段,对于传统企业来讲,就是一种工具,用现代技术整合我们的产品、物流、设计、信息沟通,把世界整合在一块,行业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渗透,这是一种现代思维的创新。但对于基于因特网生存的企业来说,比如智能公司,就不是这个概念,不同的企业用到的功能不一样。企业不可能不运用现代手段来管理,但是用现代手段怎么和企业接地气,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很多企业的软件设置、服务器早就有了,但常常会发现网络上查到的数据和在现场查到的数据是不一样的。



  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

  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品牌影响力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这个牌子是管用的,但是管不了大用,真正管用的是让你的消费者感觉到你是真正的名牌,是真正的驰名商标。营销的手段单靠做广告是不行的,要口口相传,要把互联网利用起来,比如利用微信平台制造热点新闻事件等等。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董事长张雨柏: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要有“三个思维”


  传统企业怎样建立互联网思维,我们洋河的认识主要是“三个思维”:

  第一,口碑思维。口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口碑的理解就是8个字:专注、极致、迭代、简约。传统企业怎么跟上互联网的口碑营销思维?归根到底还是要融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来,日常工作离不开“4P4C”,所谓“4P”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所谓“4C”即消费者、成本、沟通、便利,过去我们把“4P4C”做好了,就能在行业里取得竞争优势,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你如果不把它做到极致,你就没有发展的空间。渠道怎么做?就是三句话:免费、体验、体验式的营销。


  第二,大数据思维。最大的调整就是从逻辑性走向相关性,找一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洋河最近正在做的就是进行市场分析,分析痛点,做精准营销。


  第三,跨界、平台和信息化思维。以后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不是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是跨界的竞争。有人说2014年是老板最痛苦的一年,选择了互联网,可能是找死,不选择互联网,一定是等死。我的理解是,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一定会产生挑战,但也有机遇,未来的企业发展一定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传统企业。洋河就此组建了自己的互联网中心,解决了四个问题,第一是信息化的问题,第二是我们解决了运营的问题,即B2C或者O2O的问题,第三是互联网的传播问题,第四是互联网思维怎么样改造我们传统企业的问题。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

  并购将成为未来发展大趋势


  并购将成为未来很多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各个行业以前小而散的局面正在改变,很多企业都在面临着资本的冲击,要么是现在上市做大做强,要么被别人并购,竞争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企业被并购说明其还是存在一定的价值,现在要并购企业,大部分出资都不超过被并购企业的净资产。很多企业以前是不希望被并购,现在是巴不得被并购,足以证明行业的变化。未来的中国一定会遵从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或行业,都把“兼并收购”当做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从而引导企业走良好发展之路。因此我们需要把握百年难遇的并购机会,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和方式。


  11月23日,“2014全国苏商大会暨苏商十年(2004-2014)盛典”即将启幕,除了上述榜样苏商提到的观点,你还想听到哪些苏商企业家的何种观点?欢迎与我们互动。

  (苏商全媒体记者王雪莲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苏商风行 载誉十年

2004年3月20日,经由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推动,“苏商”二字正式成为江苏企业家群体的共同称谓。

2004年11月9日,苏商传媒正式诞生,《苏商》杂志从此发韧,与苏商群体风雨同舟,相伴十年!

2012年5月23日,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在南京正式成立,天下苏商有了共同的事业平台和精神家园。

2014年6月3日,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上,中共江苏省委正式发布了“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新时期苏商精神。



上一篇:老干妈:从不打广告,为什么火遍全世界?
下一篇:赵本山盈利模式的危机

更多>>学会动态

更多>>品牌江苏产业联盟

Copyright © 2012 jsbran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    技术支持:嘉硕网络    南京网站建设

    
Produced By 嘉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