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banner2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管理 >> 品牌速递

同里旅游迈入“大同里”时代

   中国江苏网7月15日讯 近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江南运河吴江段也恰恰在同里镇境内,标志着同里成为拥有“双世遗”的古镇。

  运河边的“天然摄影棚”

  同里古镇与大运河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十分密切。江南运河吴江段的运河古纤道,是一个独立的遗产区。在吴江境内,这段距今660多年历史的古纤道,是京杭运河上唯一留存至今的古纤道,被人们称为“九里石塘”、“水上长城”,这里不仅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苏南运河苏州段申遗的重要段落。大运河从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同里镇)流过,早已成为同里古镇的母亲河,而“水上长城”也带给了古镇自古以来的荣耀,成为同里联接运河文化的重要水道。早在1986年,中央电视台拍摄《话说运河》,在同里拍摄了整整一集,将同里的美名传遍了全国,乃至世界。

  “此次大运河申遗成功,同里又多了一张闪亮名片,‘双世遗’古镇使同里辉煌的历史与文化更为耀眼。”同里古镇保护管理委员会副书记、主任陈琦告诉记者。去年与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区镇合一改革后,同里迈入大同里时代,“千年古镇,千亿能级”将使同里成为国内古镇中最具实力的国家5A级景区。

  江南传统文化的活课本

  流淌不息的大运河,是一部流动的遗产,活着的历史;清丽温婉的水乡同里,是从古到今的风景,是延续到现代的活课本。

  作为太湖、运河文化的组成部分,同里一直致力于水乡古镇的保护、利用和发展。一方面按照“上看一千年,下顾一千年”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古镇保护规划,并把每年旅游门票收入的10%作为古镇保护基金,根据建筑的风貌、年代、质量、功能、高度等实行分类保护。另一方面在充分保护古镇原生态的生活气息的同时,丰富、规范、提升景区经营业态,充分利用老宅子等景区空间,借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之力,持续引进扶持有品质、受游客喜爱的文化项目。近两年引进的北京灸草堂同里教育基地、喜善堂传统文化传习所、花间堂精品酒店(再现民国校园生活)不仅使同里空置的老宅焕发新的生机,并为古镇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

  大同里的旅游“生态圈”

  同里成为“双世遗”古镇后,将按照“大生态、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不断丰富旅游发展内涵,构建以古镇为主体,同里国家级湿地公园和运河公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大同里旅游“生态圈”。

  有“生态之肾”美誉的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将打造成为太湖流域水生态保育修复、合理利用的示范基地,湿地科学、生态文明的科普教育基地,集生态游憩、休闲养生、农庄生活体验和农耕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江南水乡湿地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运河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定位是综合性开放式的滨水城市公园,建成后的总面积达534亩,主要分为水韵文化园、亲水乐活园、生态廊道区等三大片区。据介绍,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运河文化公园规划设计使用了现代苏式手法,使园林景观和建筑与同里古镇形成一种时空上的映射,现代与古典相辅相成,创造出了旅游的新时空。

原标题: 打“双世遗”品牌 造旅游“生态圈” 同里迈入“大同里”时代





上一篇:吴江三家企业列入国家工业品牌培育试点
下一篇:2014中国500强排行榜出炉 前十均为国企

更多>>学会动态

更多>>品牌江苏产业联盟

Copyright © 2012 jsbran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    技术支持:嘉硕网络    南京网站建设

    
Produced By 嘉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