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构建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公路网 文章编辑:陈瑜欣 浏览量:3098次 发布时间:2014-03-24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上的精华,又是渗透到部门、单位工作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公路文化品牌中的重要组成方面是公路行业部门、单位形象以及全体成员的精神风貌。一个公路部门或单位的文化品牌,不仅外化了一个部门、单位美誉度和信誉,而且外化了一个部门、单位工作成就和为民服务在人民大众中的形象。品牌的含金量其实就是公路文化附着在所在的公路部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身上及其工作上的一种物化表现。因此可以说,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在公路部门、单位整体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通过开展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将刚性的部门、单位管理同柔性的文化约束有机结合,同时对部门、单位全面工作的内因和外因施加作用,才能为公路部门、单位的各项工作提供文化支持和有力保证。在公路文化品牌建设中,以建设品牌长效机制为目标,展开不断的探索,对于实现公路部门、单位干部、职工精神风貌朝气昂扬、创新能力蓬勃高涨、文化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干劲闯劲充足充沛将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理念引领系统,激活公路人“一心想品牌”的内发动力大力倡导与不断灌输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理念,是引导广大公路干部、职工坚定不移树立正确的文化品牌价值观念,掌握衡量岗位行为和平时为人处世行为对与错、好与坏、一般和优秀的基础所在。因此,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发挥理念引领作用,是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首要任务。它有利于公路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形成一致的思想共识,形成共有的公路文化品牌理念,为较好地推进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充足的舆论氛围。
二、构建行为养成体系,打造公路人“真心为品牌”的行为能力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理念的实现,是必须以人的行为以及由人的行为所形成的精神风貌是否旺盛、工作劲头是否充足、创新能力是否强大、为民服务是否周到来承载的。因此,在公路文化品牌建设中,必须将规范公路文化品牌建设行为,提升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技能,作为打造本质型文化员工的中心任务和核心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教育,二建设”的培训体系,从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抓好载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培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职业行为习惯,增强干部、职工“真心为品牌”行为能力。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培育积极向上的公路精神。健全坚持好正常学习和培训的制度,特别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要认真学习,反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针,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转化为巨大的建设力量,将公路部门、单位的目标变为干部、职工持久的自觉行为,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他们自己的每一步提高,并不是对品牌的镀金,而是扎扎实实在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以踏石有痕的决心建立良好的环境氛围。环境氛围是对公路文化影响较大的因素。公路部门、单位既是一个小社会,又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必须培养每一个干部、职工对这个大家庭的信赖感和生活在其中的幸福感,从而营造出一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调动每一个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部门、单位的整体凝聚力。同时,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完善一整套制度规范,强化执行力度,加大督察力度,提升问责力度,真正做到“工作程序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分配合理化”。
三是抓好载体建设,以有声有色的姿态刷新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公路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全体成员形成共识和自觉参与,所以特别需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使公路文化及其品牌通过一定的载体在公路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来,我们必须加强载体建设,如图书馆、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室、公路协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此外还包括开展诸如“文明班组”,“文明科室”,“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党员示范岗”,“文明报务区”以及庆祝会、庆功会、表彰会、演讲比赛、知识测赛、军训等各项活动。这些载体建设较好地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培育新时期新职工,增强了公路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公路人“真心为品牌”的向心力和行为能力。
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培养公路人“用心护品牌”的强大活力公路文化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一样,它像一面旗子在各类文化力的冲撞汽场中猎猎飘扬。但正如其它产品的品牌一样,它也要受到一些假品牌、伪品牌的冒充和攻击。这固然是因为真品牌真格而又强大的含金量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还因为真品牌确实给一个部门、单位带来了良好的信誉和美誉,为其所在的部门、单位扎扎实实挣得了一定的好处,赢得大多数人的肯定。那些见到好处就眼红的人,既想得利又不想下功夫,就只能实行拿来主义的抄袭、照搬,或者是不惜采用改头换面、挂羊头卖狗肉的侵权行为。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消费者,而且也极大地损害了原品牌的创建人。为此,加强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安全管理就迫在眉睫。
一是积极实施缺陷管理模式。要坦然地倡导“看不到缺陷是最大缺陷”的工作理念,引导公路部门、单位认真积极地挖掘、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这些问题和缺陷进行过滤和分类,再对这些问题和缺陷逐一的分析、研究,透过问题和缺陷的各种表面现象,剖析出问题和缺陷存在的本质原因,再逐一提出解决问题和纠正缺陷的具体措施,并立即付之行动,防止问题和缺陷沿着滑向错误的轨迹进一步演化成危害部门和单位的危机。
二是科学实施对标管理模式。对标即是对照标准。标准就是指标,就是一定规范的东西。标准有的是沿袭前人的,有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完善的,有的是另起炉灶,另辟蹊径的。对标管理模式就是较好地运用精细化原理,本着“对照标准,持续改进”原则,按照寻标、定标、学标、达标、超标的基本路径,结合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工作实际,按照不同层次寻找对标对象,严格对照,认真衡量,认真仔细地查找出自己部门、单位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再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地确定自己本部门、单位在公路文化品牌建设上所要达到的等级水平,逐条制定改进工作、消灭差距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严格落实,直到消灭存在的差距,达到工们确定的工作目标。
三是精细实施厌倦管理模式。任何好吃的饭菜,不加变化无休止地吃下去,总要使人产生厌倦情绪;任何好听的歌曲,一味一层不变地唱下去,也会使人产生厌倦情绪;任何工作方法,即使你当初发明时多么新颖,多么别致,那怕是搞得风生水起,但程式不变地一味做下去,逐渐就会味同嚼蜡,令人倒胃,人们也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和烦恼情绪。因此,针对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的现实,必须建立厌倦状况评价体系,围绕引起干部、职工产生厌烦情绪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和外在内在的各种表现,对干部、职工所产生的厌烦厌倦情绪和心理进行评估、监测和管理。要千方百计查找出干部、职工引起厌烦厌倦情绪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改变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工作中枯燥无味的说教方法,改善优化公路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传导工艺,减少重复现象,降低干部、职工心理疲劳。同时,要通过抓好载体建设,搞好形象建设,延长休息时间,疏导减压,做工间操,进行体育竞赛,开展文艺演出,参加军训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减少干部、职工的心理压力和厌烦情绪,缓解心理和身体疲劳,以实际有成效的行动达到主动投入公路文化品牌建设中去,一心想着文化品牌建设,主动为了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用心保护公路文化品牌建设。( 来源: 中国公路网 作者:杨月明 )
一、构建理念引领系统,激活公路人“一心想品牌”的内发动力大力倡导与不断灌输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理念,是引导广大公路干部、职工坚定不移树立正确的文化品牌价值观念,掌握衡量岗位行为和平时为人处世行为对与错、好与坏、一般和优秀的基础所在。因此,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发挥理念引领作用,是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首要任务。它有利于公路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形成一致的思想共识,形成共有的公路文化品牌理念,为较好地推进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充足的舆论氛围。
二、构建行为养成体系,打造公路人“真心为品牌”的行为能力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理念的实现,是必须以人的行为以及由人的行为所形成的精神风貌是否旺盛、工作劲头是否充足、创新能力是否强大、为民服务是否周到来承载的。因此,在公路文化品牌建设中,必须将规范公路文化品牌建设行为,提升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技能,作为打造本质型文化员工的中心任务和核心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教育,二建设”的培训体系,从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抓好载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培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职业行为习惯,增强干部、职工“真心为品牌”行为能力。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培育积极向上的公路精神。健全坚持好正常学习和培训的制度,特别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要认真学习,反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针,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转化为巨大的建设力量,将公路部门、单位的目标变为干部、职工持久的自觉行为,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他们自己的每一步提高,并不是对品牌的镀金,而是扎扎实实在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以踏石有痕的决心建立良好的环境氛围。环境氛围是对公路文化影响较大的因素。公路部门、单位既是一个小社会,又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必须培养每一个干部、职工对这个大家庭的信赖感和生活在其中的幸福感,从而营造出一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调动每一个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部门、单位的整体凝聚力。同时,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完善一整套制度规范,强化执行力度,加大督察力度,提升问责力度,真正做到“工作程序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分配合理化”。
三是抓好载体建设,以有声有色的姿态刷新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公路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全体成员形成共识和自觉参与,所以特别需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使公路文化及其品牌通过一定的载体在公路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来,我们必须加强载体建设,如图书馆、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室、公路协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此外还包括开展诸如“文明班组”,“文明科室”,“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党员示范岗”,“文明报务区”以及庆祝会、庆功会、表彰会、演讲比赛、知识测赛、军训等各项活动。这些载体建设较好地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培育新时期新职工,增强了公路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公路人“真心为品牌”的向心力和行为能力。
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培养公路人“用心护品牌”的强大活力公路文化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一样,它像一面旗子在各类文化力的冲撞汽场中猎猎飘扬。但正如其它产品的品牌一样,它也要受到一些假品牌、伪品牌的冒充和攻击。这固然是因为真品牌真格而又强大的含金量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还因为真品牌确实给一个部门、单位带来了良好的信誉和美誉,为其所在的部门、单位扎扎实实挣得了一定的好处,赢得大多数人的肯定。那些见到好处就眼红的人,既想得利又不想下功夫,就只能实行拿来主义的抄袭、照搬,或者是不惜采用改头换面、挂羊头卖狗肉的侵权行为。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消费者,而且也极大地损害了原品牌的创建人。为此,加强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安全管理就迫在眉睫。
一是积极实施缺陷管理模式。要坦然地倡导“看不到缺陷是最大缺陷”的工作理念,引导公路部门、单位认真积极地挖掘、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这些问题和缺陷进行过滤和分类,再对这些问题和缺陷逐一的分析、研究,透过问题和缺陷的各种表面现象,剖析出问题和缺陷存在的本质原因,再逐一提出解决问题和纠正缺陷的具体措施,并立即付之行动,防止问题和缺陷沿着滑向错误的轨迹进一步演化成危害部门和单位的危机。
二是科学实施对标管理模式。对标即是对照标准。标准就是指标,就是一定规范的东西。标准有的是沿袭前人的,有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完善的,有的是另起炉灶,另辟蹊径的。对标管理模式就是较好地运用精细化原理,本着“对照标准,持续改进”原则,按照寻标、定标、学标、达标、超标的基本路径,结合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的工作实际,按照不同层次寻找对标对象,严格对照,认真衡量,认真仔细地查找出自己部门、单位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再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地确定自己本部门、单位在公路文化品牌建设上所要达到的等级水平,逐条制定改进工作、消灭差距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严格落实,直到消灭存在的差距,达到工们确定的工作目标。
三是精细实施厌倦管理模式。任何好吃的饭菜,不加变化无休止地吃下去,总要使人产生厌倦情绪;任何好听的歌曲,一味一层不变地唱下去,也会使人产生厌倦情绪;任何工作方法,即使你当初发明时多么新颖,多么别致,那怕是搞得风生水起,但程式不变地一味做下去,逐渐就会味同嚼蜡,令人倒胃,人们也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和烦恼情绪。因此,针对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的现实,必须建立厌倦状况评价体系,围绕引起干部、职工产生厌烦情绪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和外在内在的各种表现,对干部、职工所产生的厌烦厌倦情绪和心理进行评估、监测和管理。要千方百计查找出干部、职工引起厌烦厌倦情绪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改变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工作中枯燥无味的说教方法,改善优化公路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传导工艺,减少重复现象,降低干部、职工心理疲劳。同时,要通过抓好载体建设,搞好形象建设,延长休息时间,疏导减压,做工间操,进行体育竞赛,开展文艺演出,参加军训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减少干部、职工的心理压力和厌烦情绪,缓解心理和身体疲劳,以实际有成效的行动达到主动投入公路文化品牌建设中去,一心想着文化品牌建设,主动为了公路文化品牌建设,用心保护公路文化品牌建设。( 来源: 中国公路网 作者:杨月明 )
更多>>学会动态
- 汤沟国藏·2023江苏品牌大会暨长…
- 江苏省品牌学会2022年度大事记
- 2022年世界创意经济峰会柯桥论坛…
- 省品牌学会专家赋能南京中小企业…
- 江苏省品牌学会会长徐浩然博士调…
- 王国斌陪同长三角老字号品牌集聚…
- 中国品牌节发起人兼秘书长王永来…
- 省品牌学会秘书长一行走访唐风汉…
- 王国斌秘书长昨走访中国盐商网、…
- 江苏洞庭山矿泉水集团再次助力南…
- 关于《江苏行业名牌评价通则》 团…
- 江苏品牌数字营销沙龙第一期重磅…
- 关于《江苏省著名品牌评价通则》…
- 江苏省品牌学会创投专业委员会在…
- 江苏省品牌学会营销数字化专业委…
- 江南贡泉为南京抗疫人员送清泉
- 国缘V9·2025中国品牌日·江苏品…
- 江苏品牌数字营销沙龙第一期圆满…
- 2021长三角全球创意设计大赛落地…
- 省品牌学会秘书长一行走访无锡国…
- 汤沟国藏·2023江苏品牌大会暨长…
- 江苏省品牌学会2022年度大事记
- 2022年世界创意经济峰会柯桥论坛…
- 省品牌学会专家赋能南京中小企业…
- 江苏省品牌学会会长徐浩然博士调…
- 王国斌陪同长三角老字号品牌集聚…
- 中国品牌节发起人兼秘书长王永来…
- 省品牌学会秘书长一行走访唐风汉…
- 王国斌秘书长昨走访中国盐商网、…
- 江苏洞庭山矿泉水集团再次助力南…
- 关于《江苏行业名牌评价通则》 团…
- 江苏品牌数字营销沙龙第一期重磅…
- 关于《江苏省著名品牌评价通则》…
- 江苏省品牌学会创投专业委员会在…
- 江苏省品牌学会营销数字化专业委…
- 江南贡泉为南京抗疫人员送清泉
- 国缘V9·2025中国品牌日·江苏品…
- 江苏品牌数字营销沙龙第一期圆满…
- 2021长三角全球创意设计大赛落地…
- 省品牌学会秘书长一行走访无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