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banner2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管理 >> 品牌速递

全时“败北”,便利蜂却逆势上扬,便利店品牌该如何突围?



不可否认,疫情对便利店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也加速了行业整合、优胜劣汰。


近日,全时便利店运营方发布告知函称,受新冠疫情影响,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结束经营。而同是作为便利店连锁品牌,便利蜂却做到了全国1500多家直营店超过9成以上门店能够坚持24小时运营。


在人手短缺,供给紧张成为行业性难题的当下,便利蜂又为何具备了逆势上扬的抗风险能力?而在疫情过后,当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便利店行业或将加快进入下一轮洗牌期,品牌又该如何突出重围?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



全时“败北”

传统便利店的集体之殇


成立于2011年,全时凭借着“快餐+饮品+便利+金融+服务”的超重资产运营模式开创行业先河,一诞生就迅速扩张,成为了便利店行业里为数不多能与7-Eleven抗衡的“佼佼者”。


全盛时期的全时,商业版图拓展至北京、天津、长沙、成都、重庆、杭州、苏州、武汉、廊坊等多个城市,门店总数多达800余家。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下半年,全时母公司复华控股旗下P2P理财平台“爆雷”,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全时便利店直接受到危机传导,一度面临几近倒闭的困境。


今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全时距离山海蓝图接盘还不足一年半之后,再度面临母公司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再度被“新买家”好邻居代运营……全时的命运,至今未卜。




然而纵观整个便利店行业,全时早已不是第一个倒下的巨人了,在过去几年中,便利店经历了从疯狂开店到哀鸿遍野的完整产业周期,即便是风头正劲的国有品牌便利店,生存状态也难言乐观:


2018年8月,曾经号称要干翻7-Eleven的“邻家”一夜之间关停、破产168间店面;

2018年9月,131便利店30多家门店全部倒闭;

2018年下半年开始,京东便利店不断爆出倒闭消息;

阿里天猫小店一直不温不火,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也出现关店潮;

苏宁2019年宣称要开15000家苏宁小店,目前倒闭数字怕也惊人;

……


据《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便利店行业房租成本、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快速上升,尽管便利店的均价比传统超市高15%、毛利率多20%-30%,但净利率却难超5%。


此外,除去部分背靠巨头或本身资源雄厚的大品牌外,大多数中尾部便利店品牌还面临着不仅同质化严重,还有一系列诸如强供应链体系难建立、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难题,更像是传统杂货店的升级。


诚然,这个看似人人都能开的“低门槛”行业,也不是所有经营者都可以驾驭的,在线上线下经营融合,新零售发展势头迅猛的当下,便利店行业反而对资金投入、人才体系、管理体系有了更高的要求。



便利蜂逆势上扬的背后

数字化既是趋势,也是生存之道


很早就有人说过,便利蜂是中国零售的新物种。


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也许正是重塑行业版图的契机。在商品配送遭遇阻碍、物资极为匮乏,同业纷纷选择通过关店、缩短营业时间来维持运营的情况下,


便利蜂却做到了全国1500多家直营店超过9成以上能够坚持24小时运营,正是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数字化能力。




自诞生之日起,便利蜂就创造性地将互联网技术研发应用于品牌战略中,针对便利店业态开发了大数据平台,并基于大数据平台开发若干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了全业务链的信息化覆盖。


疫情期间,便利蜂基于全业务链下的大数据算法制定决策,在选品订购、陈列展示、动态定价、生产排版等许多环节实现了智能化,业务链条上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系统执行相关指令,


这就使得“一人管一店”具备了可行性,在人手短缺成为行业难题时,便利蜂却具备了逆势上扬的抗风险能力。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便利蜂不仅有着前端完善的智能化基础,更离不开其后端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支持。


目前,便利蜂在北京已经拥有两家鲜食基地,今年2月又成功竟得了天津武清区30亩土地使用权,这使得便利蜂在华北地区的供应能力将足足能实现5000家便利店的供货需求。




可以想象,在全国14亿人集体被关在家里只能上网的情况下,对于企业而言,紧急搭建线上系统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反,对便利蜂这样早有筹划的品牌而言,就是迎来了线上数字化生态的黄金发展期。


而在这次疫情中,便利蜂也确实是通过完善的信息化基础、强大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以及自有触达渠道、物流的建立,成功地抢下了这个巨大的增量蛋糕。



便利店行业变革进入深水区

品牌突围之路在何方?


1.零售业变革进入深水区,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


近年来,互联网人口增长红利趋尽,网络零售额增速放缓。在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滚滚浪潮中,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便利店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中国零售业迈入变革深水区。


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巨头对便利店行业的介入,在由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的新零售时代,便利店行业将从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体验优化等多方面去颠覆、升级,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


对于便利店品牌而言,新零售趋势下提升技术赋能、重构空间价值等都成了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未来,便利店品牌可以通过加强与互联网公司及电商平台的合作,借助其数字化供应链配置和线上渠道优势,从而提升自身中游的服务能力。




2.差异化战略,是品牌竞争的必然选择


从发展趋势来看,便利店所蕴含的能量无可限量。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整体的市场已经不是以往的大众化市场,而是变为了分层化、小众化、个性化的市场。这是市场结构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然而,当普通消费者走进“邻家”、“全时”、“上好”等等时,他们根本无法区分品牌与品牌之间彼此的不同,看上去,任何一家便利店都是“7-11”的另外一个版本,那么,便利店品牌最终的突围之路又在何方?


诚然,供应链、SKU管理、物流体系、采购…这些在接下来便利店品牌都会考虑的问题,说到底也仅是关乎战术层面,提升和修补也只是时间问题。


诸多事实表明,在众多品牌或企业中角逐同一品类,差异化战略,是品牌竞争的必然选择。而针对新零售企业采取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趋向则向更细分、垂直的领域发展,如针对细分人群、细分品类、细分市场进行深耕。


就好比说,特许加盟是一条路,比如美宜佳,目前在国内有2万家店;强服务是一条路,比如7—Eleven;‘高科技+线上’也是一条路,比如便利蜂;开拓三四线城市市场也是一条路,比如唐久便利……正所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能还有新路。


现如今,中国市场的竞争,基于战略层面的完整差异化布局已经是品牌绕不过的槛,当资本布局基本结束,各方关注的焦点转至新模式、新物种、新业态对零售效率的提高以及用户体验的提升,产业已经步入到了精耕细作的阶段。


如何能在市场转型期找准定位,通过品牌的差异化战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显然是当下摆在万千参与竞争的便利店品牌面前必修的课题。


参考资料:

1.新华网:《全时败北,便利店呢?》

2.深响:《疫情考验便利店内功,便利蜂如何逆势上扬》

3.新零售评论:《全时便利店破产背后暴露的真相》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江苏省品牌学会观点和立场。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或者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江苏省品牌学会微信公众号长期接受投稿,支持原创,如果您有好的文章,欢迎发到我们的邮箱:64354856@qq.com

上一篇:原来品牌也有「十二星座」,请对号入座....
下一篇:他一次次将国人的智商踩在地上摩擦,却有无数人争先恐后为他买单

更多>>学会动态

更多>>品牌江苏产业联盟

Copyright © 2012 jsbran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    技术支持:嘉硕网络    南京网站建设

    
Produced By 嘉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