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banner2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先行 建设“一带一路”

    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的发展。古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通商互信之路、经济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合作的民意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各国间的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不同,只有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让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近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中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都签署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及执行计划,高层交往密切,民间交流频繁,合作内容丰富,与不少沿线国家都互办过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和旅游推介活动等,在不同国家多次举办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我们要立足现有基础,打造新模式、探索新机制,深入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科学教育、体育旅游、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密切中国人民同沿线各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夯实我国同这些国家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我们要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做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的前景对接起来,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把握机遇、尊重规律,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国一直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有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力配合了我整体外交大局。我们要结合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契机,发挥“人文先行”的优势,制定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交流合作。
    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推动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稳定和牢固的官方文化交流平台;与上合组织、东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多个组织成员国及中东欧地区建立了人文合作委员会、文化联委会机制,这是我们今后可以进一步借重的重要基础。未来,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制定政府文化交流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落实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年度执行计划,视情况在相关计划中纳入共建“丝绸之路”的内容,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同时,要注意发挥上合组织、东盟“10+1”、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机制的作用,丰富现有机制框架下的人文合作内容。
    发挥现有丝路品牌工作成果优势,精心打造新的文化交流品牌。长期以来,我们在境内外举办了多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要依托现有成果和品牌,统筹现有项目资源,打造新的文化交流品牌,深化“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与沿线国家联合举办“丝绸之路艺术节”,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论坛、展览、演出活动。要继续挖掘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围绕“文化新丝路”的主题,联合译介、出版相关书籍,拍摄、播放有关影视片。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通过音乐、演出、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注意发挥我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组)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国文化中心的全局布局,抓紧就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设新的文化中心进行合理安排,加大文物修复、文博设施建设、艺术人才培训等对外文化软援助的力度。
    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建设“一带一路”的合力。要积极发挥中西部省区的独特作用。由于特殊的地缘地位,我国广大中西部省区在建设“一带一路”进程中有着特殊的历史、人文优势,我们要在国家总体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支持中西部省区制定有关规划,加大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塔吉克语、乌兹别克语等多个语种的广播、影视、游戏节目的投入制作,向沿线国家传播和推介中国文化。中西部各省区也应当以积极有为的姿态,发挥文化桥头堡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要积极发挥市场主体性作用,调动各类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分国家、分地区制定对外文化交流贸易政策,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要充分挖掘“一带一路”的历史文化遗产,引导和动员民间力量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支持沿线有关国家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智库的作用,群策群力,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分专题开展调研等形式,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历史赋予重托,奋斗创造未来。我们要深入发挥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扎实做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上一篇:CIE2014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新闻发布会
下一篇:徐浩然:写给母亲 ----为母亲节而作

更多>>学会动态

更多>>品牌江苏产业联盟

Copyright © 2012 jsbran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    技术支持:嘉硕网络    南京网站建设

    
Produced By 嘉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