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banner2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管理 >> 品牌领袖

徐平的抉择:东风是否出手标致雪铁龙

    东风汽车董事长徐平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神秘,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各种侃侃而谈的论坛很难见到他的身影,即使被记者逮住后,也往往只言片语,有如他已稀少的头发。

    最近他更加低调了,就连在家门口武汉召开的全球汽车论坛,也没有出席。
    所有人都知道,躲在办公室的徐平,正面临着一次重要的抉择:一头是美好的国际化前景,一头是巨大的潜在风险。——究竟是否该出手收购合作伙伴PSA(标致雪铁龙)的股权?

    近日,外媒报道称,东风汽车和法国政府将各自斥资大约15亿欧元(约人民币124亿元),分别收购PSA 20%至30%股权。报道还言之凿凿地称,法国方面已经派遣了一支代表团赴中国谈判,成员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银行金融业人士,为签署协议作准备,有望在年内完成股权收购协议。

    但徐平的助手,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17日则在武汉全球汽车论坛上公开表示,该公司仍在考虑投资法国PSA是否合理,现在谈论潜在收购还为时尚早。这显示了东风汽车的谨慎,以及徐平和管理层的些许犹豫。

    收购风险重重

    的确,这个收购将耗费上百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换来的只是一个濒临破产公司至多30%股权。要知道,去年整个东风集团(00489.HK)的利润也不过91亿元而已。

    而且,这一价格与数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微博)相当,但不同的是,吉利的18亿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120亿元)换来的可是沃尔沃的100%股权。

    总共30亿欧元的注资,仅仅是PSA在2012财年亏损额的60%。如果注资后不能帮助PSA迅速扭转局面,将其从过于倚重泥潭中的欧洲市场,顺利转向更有潜力但被德系、日系占优的中国市场,这些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股权的分散还会带来其他风险。收购最大的诱惑在于技术和品牌,但即使成功,东风如何搞定包括法国政府、标致家族以及通用汽车在内的另外三大股东?尤其是通用汽车,会坐视PSA做大中国市场抢自己的饭碗吗?

    这种种的不确定性,让徐平不得不谨慎。

    老领导的压力

    但骨子里,他需要这个机会。

    徐平在2005年6月从现任工信部部长苗圩手里接过东风汽车的帅印。当时,苗圩升任武汉市市委书记,在东风干了23年的徐平成为“舍我其谁”的接班人。

    在徐平掌舵的8年时间里,东风集团销售收入从2005年的417.35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1240.36亿元,利润从16亿元增长至91亿元,汽车销量从59.48万增长至215.5万辆,增幅均达到了2-5倍。从销量上,东风从原来的第三升至了第二位;从战略上,“大自主”的概念独树一帜。

    然而,对于东风汽车来说,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两件事,依旧是苗圩的大手笔。

    2003年,苗圩主持了东风和日产汽车的167亿元合资项目,这是一次东风汽车掏出全部家底进行的全面的合资,独特而更具风险,最终,这两个各自陷入危局的企业,彼此成功拯救。

    同样是那一年,在苗圩的力排众议之下,东风汽车将总部从蜗居了30多年的秦巴山区十堰,搬迁至更开放的武汉。这对于诞生于新中国三线建设的“二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2005年的H股整体上市,也是在苗圩制定战略、打好基础之后,徐平予以完成。

    2009年,徐平曾经入围当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最终当选的十位企业领袖当中,有两位来自汽车企业,一位是刚刚收购沃尔沃的李书福,另一位却不是徐平,而是比他多一个字的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

    已经56岁的徐平,在苗圩已经成为汽车产业主管单位——工信部部长之时,需要拿出与老领导不同的业绩,让东风汽车留下更多属于自己的独有印记。

    不可错过的机会

    国际化是不二的选择。

    相对于国内其它汽车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东风的国际化步子迈得晚了不少。在上汽并购罗孚、北汽收购萨博平台技术、广汽购买阿尔法罗密欧平台用作自主研发的同时,东风不得不忙于合资的布局。

    徐平也有所突破,2012年,东风先是收购瑞典TEngineeringAB公司70%股权,后又和德国格特拉克国际公司,合作投资1.2亿欧元进行自动变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是时候迈出更大的步子了。

    虽然PSA亏损严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旧是世界前十的汽车企业,每年在全球拥有接近300万的销量。此外,手中还有大量的平台技术专利。

    东风若能在收购股权成功后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这无论对于扩大标致和雪铁龙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是东风的自主品牌研发,还是东风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都能提供巨大的想象力。

    纵观世界汽车格局,德系如日中天、日系依旧强大、美系也已经复苏,大部分的并购机会只是出现在电动车这一尚未被验证商业性的领域。相比而言,PSA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机会,错过它之后,徐平短期内或许再难觅得更好的机会。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所有大牌汽车企业的“生死战场”,而中国的销量目前只占到PSA的15%左右,PSA需要更加依赖中国,徐平显然知道这一点。

    而他自己,和东风汽车,也需要PSA。些许的犹豫,是因为必须要考虑的风险,但这几乎是徐平不可错过的机会。最大的可能是,他将带着东风汽车放手一搏。

上一篇:袁茵:春去春又来
下一篇:彭睿:中国的空气像一百年前的英国

更多>>学会动态

更多>>品牌江苏产业联盟

Copyright © 2012 jsbran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    技术支持:嘉硕网络    南京网站建设

    
Produced By 嘉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