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banner2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管理 >> 品牌速递

李光斗:网络时代的社会传播之变


      在这个网状的信息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粉丝”,每个人也能成为别人的“粉丝”,人人都能发出声音,人人都在发出声音。

在这个网状社会里,只要你的发声够快、音量够大、音质够独特,就能吸引广泛的注意力,你的声音就会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大众的声音不再只是通过报纸、电视反映出来,在全新的信息结构下,你的声音你做主。也因数亿人的参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成为了妄想,任何微小负面的消息都能通过微博、微信放大到尽人皆知。


     1、双微时代

     在中国,新媒体曾经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2009年新浪推出微博伊始,着实让国人眼前一亮,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从此深得国人“宠幸”,从最初的惊艳亮相到现在的全民参与,仅仅经历了4个年头。

     微博在中国如此大红大紫,但由于其过于聚焦地定位于媒体,就为微信的诞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微博是基于弱的社会关系的强媒体,微信则是基于一度人脉这种强关系的弱媒体,微信后来的出现也使新媒体的环境形成了“双微相争,分而治之”的新媒体传播结构。




     2智能手机的普及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新增网民中70%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手机已超越计算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而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已占到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1/5左右。

     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的一个器官,无法离开。公交车上、地铁里、吃饭时、睡觉前……人们随时随地都在“摆弄”手机。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微博与微信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3、快

     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微博与微信已经结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病毒式”地大规模扩散。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Twitter在约14时35分33秒就披露了这一震撼性的消息,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大大超越了传统的新闻媒体……从此,“遇事百度”一下变成了“遇事微博一下”。

     微博印证着,在这个网状的社会里,信息变得无孔不入。企业的任何负面信息都会被无限放大,而弄虚作假、欲盖弥彰更是比登天还难,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从假奶粉到假洋货莫不如此,这些都对众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信息闸门失效

     微博与微信的背后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全面改变,包括SNS、社区论坛甚至微信的冲击,都让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而传统的信息闸门则完全失效,曾经的价格联盟、高溢价已经成为一种奢望,甚至连品牌力极强的奢侈品也不例外,每年逾400亿的海外代购就是明证。

当《时代》(TIME)和《新闻周刊》(Newsweek)等杂志竞相发表长篇大论、知名专栏和炫目的图片报道时,《本周》(The week)杂志却选择了简单实用的办刊风格,朴实无华的小幅图片配以100个单词左右的文字摘要,完全是杂志版的微博。仅仅凭借这一措施,《本周》杂志在2010年就盈利超过400万美元,要知道2010年的美国杂志界可谓哀鸿遍野,连创刊近80年的《新闻周刊》都意欲被收购。

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理念竟是借鉴《时代》创刊之初的理念——每期100篇文章,每篇文章不超过400个单词,通过简短的新闻摘要帮助繁忙的职业人士快速获取信息。

为什么《本周》仅仅就是把400个单词缩减为100个就大获成功?为什么微博能成为最火爆的网络应用?


      因为它做到了让人们获得信息如饮杯水一样方便——所谓信息社会的杯水主义。

当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还会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一篇长篇大论吗?时间就是金钱,他们追求的是用更少的时间成本获取更多的信息。网络购物和微博的兴盛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价格也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考量!

当你只要花费不到1美元就能从亚马逊上下载到最新的书籍时,还有谁会掏几十倍的钱去读纸质版书籍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亚马逊越来越壮大,而亚姆尼康、贝塔斯曼等传统业内巨头则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可以看到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风生水起,而乐购、百思买等只能惨淡经营,从这个角度考虑,品牌的电商之路似乎不可避免。

自2006年第一版《插位》出版以来,广受青睐,并多次印刷。此次再版更新添加了大量的新案例及数据,望对中国企业家们具有更加深远的启迪和现实借鉴意义。

 点击页面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立即在李光斗品牌微店购买此书。

上一篇:民生幸福是他最大的幸福
下一篇:康恩贝称:类鸦片药成基药传闻与事实不符

更多>>学会动态

更多>>品牌江苏产业联盟

Copyright © 2012 jsbran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江苏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62476号    技术支持:嘉硕网络    南京网站建设

    
Produced By 嘉硕网络